你們有吃過辣炒雞排(닭갈비)嗎? 近年來炸雞的流行,並沒有削減「辣炒雞排」在韓國人心目中的地位,辣炒雞排依然穩居雞料理界的上位圈,在大街小巷都能看見其身影。辣炒雞排甜甜辣辣的醬汁,吃到最後必點的「炒飯追加」,將鐵盤上剩餘的醬料及食材與白飯再次翻炒,後撒上些起司或海苔、淋上芝麻油,就像全新的一道料理,讓每個人直到最後一刻都能吃地大呼過癮!
韓式辣炒雞排與「春川」
辣炒雞排常常和「春川」這個地名連在一起。辣炒雞排在春川能夠蓬勃發展的背景之一即為當地蓬勃發展的家禽養殖場。一開始辣炒雞排在春川是以炭火(숯불)烤的方式,是之後才逐漸演變成在鐵盤上翻炒的形式(但用炭火烤的店家還是有的喔~)。
1970年代的韓國,辣炒雞排深受軍人與韓國大學生的歡迎,那個年代的周末與放假期間,年輕人與大學生常常會到春川進行約會或MT活動,沒有錢的大學生或當兵放假歸鄉的年輕人,追求的是便宜又能吃飽的料理,比起昂貴的牛肉或豬排肉,辣炒雞排甜辣醬汁又可追加做炒飯與炒麵的特色,成為他們“俗又大碗”的最佳選擇。那時候一塊雞排的價格才大約100韓元左右,辣炒雞排也因此產生了“大學生雞排”(대학생갈비)以及“庶民雞排”(서민갈비)的別稱。春川的辣炒雞排店就這樣漸漸興盛起來,發展成許多條「辣炒雞排一條街」。
1990年代外食產業快速發展,辣炒雞店進駐全國各地繁華地帶,春川辣炒雞(춘천닭갈비)的名聲也逐漸響亮,成為平民美食代表之一。而那群70年代大學生如今已出社會,荷包不再吃緊,然而辣炒雞排的味道與春川依然緊緊相扣,成為青春歲月的某段美好回憶。如今,每年湧入春川吃辣炒雞排的韓國人還是非常多,觀光客參雜其中,春川辣炒雞已成為聞名世界的韓國美食。

〈備註〉MT=membership training,類似大學生迎新宿營,通常會過夜,透由各種吃喝及遊戲活動,讓彼此互相熟悉、增進感情,公司有新人入社時也常舉辦MT。
《韓式辣炒雞排》食譜
〚 辣炒雞排 〛· 닭갈비
辣炒雞排料理使用雞的部位不是只有雞胸肉,其實雞的其他部位也能拿來製作,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辣炒雞排使用雞腿肉的比例更高了。

本次的食譜全部使用去骨雞腿肉,醬料的部分參考網路上眾多食譜後,選擇沒有加咖哩粉的版本。這個版本的醬料偏辣,此外,因為放入許多洋蔥,洋蔥本身帶甜味,所以我糖的比例就跟著下降了,喜歡甜味的朋友可以自行斟酌調整糖的比例,總之整體吃起來甜甜辣辣就對了~
食譜與做法
- Time25
- cost40
- Difficulty20
♥ 2人份
│材料│
- 雞腿肉400g
- 高麗菜 1/2個
- 洋蔥1個
- 馬鈴薯1個 (也可以使用紅薯)
- 大蔥1根
- 大蒜 3~4瓣
- 紅辣椒/青辣椒 各1根 (裝飾用)
│醃製醬料│
- 醬油2T
- 辣椒醬4T
- 辣椒粉2T
- 蒜末1.5T
- 料酒2T
- 糖1T
- 果糖1T
- 生薑末0.5t
- 黑胡椒粉一點點
*中華料理用醬油量減半,不然會太鹹
(1T=15g / 1t=5g)

START
調製醃製醬料,將以上調味材料按照比例(醬油2T、辣椒醬4T、辣椒粉2T、蒜末1.5T、料酒2T、糖1T、果糖1T、生薑末0.5t、黑胡椒粉一點點) 充分混合攪拌



- 雞腿肉400g 放入醬料約3大匙,塗抹均勻醃製15分鐘左右
- 剩餘醬料留著備用


將高麗菜切小塊

馬鈴薯切條狀


大蔥切約4-5公分長段後,再對半切


洋蔥切約1-2公分寬度的長段

紅辣椒/青辣椒切斜段,作最後裝飾用


準備一個大平底鍋或鐵盤,將高麗菜、洋蔥、大蔥、大蒜、馬鈴薯依序放入鍋裡,最上面放上醃製好的雞腿肉,淋上剩餘的醬料、放上辣椒段裝飾,開火準備開始翻炒。





我會先將雞腿皮面朝下煎烤,讓雞皮的油先逼出來。

逐漸翻炒的過程中,蔬菜也會開始生水,持續翻炒直到蔬菜變軟、馬鈴薯熟透。

雞腿肉8分熟時,用剪刀將雞腿肉剪成合適吃的大小,持續翻炒


- 所有材料與醬料充分翻炒入味,炒至馬鈴薯都熟透後,可以即席在鐵盤或平底鍋上食用。
- 或是裝盤食用。


進階吃法: 炒飯追加
- 我通常不會將辣炒雞排全部吃完,剩餘一些醬汁與材料我會做炒飯。
- 炒飯放入與醬汁一起翻炒,讓醬料充分沾附米飯



稍微用鍋鏟壓一下米飯,讓米飯底部呈焦感會更美味。

根據個人喜好撒上起司或海苔,淋上芝麻油,即完成辣炒雞排炒飯

1 comment
We ate this with my Korean friend in Chuncheon! I love Dak-galbi. You’re such a pro!